© 雷默新禅诗 New Zen Poems|Powered by LOFTER
雷默,中国当代新禅宗诗派的创始人,代表诗人。《佛教文化》,《禅露》、《禅》、《诗歌月刊》、《诗选刊》、《诗潮》以及美国《新大陆》、《TALISMAN》(英语诗刊)等杂志都介绍过他的诗文。现居南京。

——
我读雷默的诗始于侯马的推荐,是在一张报纸上,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作品,没想到他遁入了自由的互联网世界。 ——桑克《互联网时代的中文诗歌》

——
实际上《诗歌研究》推出了一位重要诗人:雷默 ——阿翔《九十年代主要民刊掠影》

——
雷默倡导“新禅诗”已有二十年了,这令他不可能成为诗坛主流,他的价值在于面对这个不纯的时代,最终写出了开放的纯诗:本诗多有现实的质感和艺术性。 ——伊沙《新世纪诗典》第三季

——
雷默的诗歌风格简静,境界高远。诗歌形式大多短小,语言从容,语气淡定,没有深奥与玄秘,禅味自然,读后特别能深入人心。——宫白云《对自然与人类境遇的忧患与悲悯》

——
雷默把古老禅理融入时代意识表现于汉语白话文新诗,使得已有千年根系的禅诗萌发出新的形态和生命力。雷默的禅诗是真正的现代禅诗。 ——呼岩鸾《古代和现代,佛诗和禅诗:以舍利和雷默为例

时间:2012.10.
方式:电子邮件

雷:在诗界,你被认为是一个“诚恳、本真、温厚的诗人”,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准确么,如果让你用几个字给描述自己的性情,又是哪几个词?一个人的作品与他的性情是有一定关系的,从你的诗中我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温厚。你的这种性情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?

桑:准确。
如果由我选择几个词,差不多也是这几个。在生活中,我会尽力理解每一个人,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会原谅某人的荒谬。理解归理解,但是不原谅。这就是我性格中的“认真”。
可能和我的家庭有关,也和天性与自我教育有关。


雷:多年前,你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,如今,你刚好过了45岁,也即意味着人到中年,你的浪漫主义还在么?个人感觉你的浪漫具有朴素的古典主义色彩,而今天,我们的城市里,更多的是光怪陆离的现代浪漫,或者说是伪浪漫,你是如果保持自己古典浪漫的精神的?

桑:在呀。
浪漫精神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之中,不必保持的。
我过于感性,即使人到中年,看新闻,看电影,听音乐,读诗,都会哭得很厉害。我一方面羞愧(我不应该羞愧),一方面觉得自己还有生机(没有麻木)。
我有时愤怒,但我不是愤怒的青年,只是因为我还活着,不能容忍黑暗。
多数时候我是平静的,在平静中敏感,敏于感受,敏于生命中的小细节。


雷:你出生在北大荒的农场,并在那里读完了高中才离开,这段经历对你的诗歌产生了哪些影响?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哈尔滨生活吗?哈尔滨这种城市对你的诗歌写作又有哪些影响?你曾经说,中国城市最喜欢苏州和杭州,并表示,如果晚年能在苏杭度过,才是有福的,那么,你有考虑过迁居苏杭吗?或者说,有晚年迁居的计划吗?

桑:童年和农场的经验一直是我的主题,我的素材。
大学毕业,我被分配到一所大学教书。这是一个黑暗时期,我通常不会回忆它的,因为太痛苦了。政治压力,社会冷漠,感情痴狂……
我后来又回到北京,漂泊三年,然后到哈尔滨生活,至今已经二十年了。
哈尔滨是边城,冷清……写东西的时间要多少有多少,看书的时间也是。开始我为没书读痛苦,后来我下了不小的力气,就是为了保证一种宽阔视野的存在。
哈尔滨有六个月的冬天。这很痛苦,我要活下去,写下去,就必须隐忍。
哈尔滨包容外国文化的深度,当然对我的脾气。
曾经考虑迁居。这个只能看机会。如果有机会,我愿意去别的地方住住。


雷:你在写诗的同时,也经常翻译一些外国诗人的作品。翻译对你的诗歌写作有帮助么?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?此外,你主要依据什么标准选择翻译的对象? 在你翻译的诗人里,你最喜欢的是哪几位?

桑:翻译后,写诗水平明显提升。如果仔细查找翻译的具体体现,却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。这就是说,翻译作品与我的作品之间并不能一一对应。翻译活动究竟是如何发生影响的,我觉得可以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。
我没有考虑标准问题。翻译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深度阅读方式。读外国诗的时候,有时顺手译成中文,有的我觉得重要,有的我很喜欢,有的我是想弄懂它的本来面目……
喜欢的不少,艾略特,奥登,拉金,曼杰施塔姆(从英文转译的)……


雷:你曾经宣称自己是一个诗歌的技术主义者,但我感觉你是一个技术与内容并重的诗人,而且我在读你的诗歌时,常常是被你的思想所吸引。是否可以理解你的“技术主义”就是“诗艺”呢?你如何看待一首诗的精湛艺术性和思想之锐度?具体到一首诗的写作时,如何保持二者的统一,或者平衡关系?

桑:没有一种主张是孤立存在的。说技术主义只是为了强调技术的重要。
技术与诗艺不同。技术是基础,技艺是综合。比如比喻的技术。怎么使用比喻?怎么才能发明一种新鲜的比喻?这就是技术。比如描述的技术。怎么才能进行准确的描述?怎么在一个句子里呈现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?这还是技术。不少人心里有东西就是写不出来,即使写出来了也不是那么回事,问题出在哪里?没技术,或者技术差。
我常说,诗中的思想和哲学里的思想是不一样的,不仅内容不一样,形式尤其不一样。在诗中,表面有时就是深度,即将表面状貌书写充分就可以达到相当的深度。
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份,然后统一它们,是唯物辩证法,对写诗有害。在诗看来,一切都是一个不能切割的东西,一切也都是无数的分散的不能集中的东西。训练的时候,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单独打磨。写的时候,需要什么技术,是具体的这首诗所要求的。有的需要简单的技术就可以达到,有的则需要貌似简单的技术,还有的则需要极其复杂的极有难度的技术,而有的则需要你自己去发明新的写诗技术……不同的诗需要不同的表达技术。“诗歌为什么是艺术”,这就是真正的原因。


雷:多年来,诗歌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青春的专利,其实,对于真正写诗的人来说,中年之后的作品往往更有份量。近年来,你的诗歌有了哪些变化,或者说,你的追求又指向何方?你能给好的诗歌一个定义吗?

桑:比如说我刚才说过的,表面就是深度。我争取把表面的东西写出深度来。
    好的诗,在我这里有两个标准,一个是我喜欢的,这意味着它的趣味与我的相契合;一个是技术精湛,不仅没有技术毛病,而且它的技术表达让人眼前一亮。


雷:你曾经说过一个著名的生存理论:因为绝望,所以不死。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,常常引起人们的思索。我想关心的是你的绝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,你的绝望是否与你的浪漫主义精神有关?我们如何理解你的“绝望生存论”?

桑:开始是因为生活,现在是因为存在。
    有关。绝望是浪漫的基础。把它换成一句俗语也可以,虽然不够准确,但是大概意思差不多:置之死地而后生。大不了就是一个死,所以就什么都不怕了。


雷:在我的印象里,你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,这跟你的性情有很大关系。但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推动,你又是比较认真而又积极,你参与创办了诗生活网和《剃须刀》诗刊。诗生活网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诗歌网络媒体,请你介绍一下当年创办该网站的情况。你认为网络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有哪些?

桑:因为孤独,所以迷恋网络。
因为当时没有好的诗歌网站,就想自己建一个。
创办的时候靠的是热情,每天不吃不睡,事必躬亲,事无巨细……
网络主要是扩大了作品的发表权限,或者说是抵达了发表禁忌的边缘。然后可能就是交流的迅猛发展。负面影响当然有,但是我更看重它的建设性。


雷:中国小说家莫言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,在此之前,诗人北岛被多次提名,但总是擦肩而过。你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?德国汉学家认为中国当代诗歌水平远高于中国当代小说,你同意这样的说法么?你认为中国诗人中,哪些具备了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?

桑:这是一个挺好的文学奖。奖励的作家大多不错。
我当然同意。
如果我是评委,根据以往得奖的状况推测,能得奖的中国诗人至少有九个。